当前位置: 首页 > 著名传记 >高考语文129分 师大附中才女李瑷琳分享语文学习方法+老师印象

高考语文129分 师大附中才女李瑷琳分享语文学习方法+老师印象

2023-05-10 14:56:27

 

 编者按:

2016高考试题难度大?全省语文科目分数偏低?高考结束后,关于今年高考语文卷的种种话题不绝于耳,近日,哈考君在微信群里听闻这样一则消息,在全省普遍分低的情况下,哈师大附中一文科生,语文获得了129分


小编在其恩师哈师大附中朱红权老师处获悉,传闻中的“语文才女"名字叫李瑷琳,目前已确认被香港大学录取,她在今年的高考中语文确实获得了129分的高分。


到底语文学习有何秘诀?下面这两篇师生撰写的文章应该会给你一个答案。

语文伴我成长

师大附中2016届18班李瑷琳

记得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对于语文学习的评价:语文想要学得好不易,因为它要求较高的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语文想要学得不好也不易,因为语文就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说汉语、识汉字长大的人,语文的积累都是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形成的。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与他的成长历程有关,而我之所以成为我自己,也同样得益于我那能够与语文相伴成长的十八年时光。

初识文字的早期启蒙


从我牙牙学语时起,父亲就对我进行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启蒙教育,也可以说是私塾教育。爸爸的工作单位离家非常近,业务也并不繁重,只需在家敲敲电脑、打打电话,因此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用来陪我读书、写字。父亲买了一套北师大出版的“育灵童”系列教材,既有儿童阅读的版本(字号大,同时配有拼音、通假字),也有家长参考的版本(带有翻译、解析和注释)。父亲领着我,从《三字经》开始,然后《弟子规》《论语》《老子》等等,一边跟着碟片的朗读学发音、认生字,一边让我初步构建了非常传统的儒家式三观。现在想来,我虽然脑袋很笨,但记忆力还不错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三四岁时就开始背诵各种儒家经典了吧!很早就有了“记忆”的意识。而到如今还牢记于心的“孝悌”“礼法”等观念,也是构成我认知世界,进行社会生活的核心三观。感谢父亲带我阅读、领我背诵、为我讲解的那段时光,明明是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大学本科出身,却承担了语文老师和人生导师的职责,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走错路。


其实早期阅读《大学》《中庸》等等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认识很多字,或者说只是熟识了一些生僻字,词汇量并没有真正扩大。最大的收益实际上是正确价值观的构架。真正的“识字高峰期”实际上是在进入幼儿园以后,我的外婆,正牌的小学语文老师,接替了爸爸的任务,开始教我识字。幼儿园有课本,也发了配套的识字卡片,一本书一盒,大概有上百张。外婆已经退休,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便领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读。识字卡片认完了,就教我读一些幼儿图书上的文字,到我上小学时,已经认完了小学五年级的汉字,也已经读完了简化版的《西游记》。识字是我人生第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是语文的开端,也是我自主读书的开端。没有早期大量的文字积累,也就没有之后的大量阅读和如同蹒跚学步般摸索着的写作。

“饥不择食”的读书时光


上了小学之后,家庭条件和自己的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爸爸的工作开始日益繁忙,但仍抽出早上上班前的时间和我一起看一段百家讲坛。百家讲坛的内容通俗易懂,涉及面又很广,激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对历史和文学的热爱就源于此。小学五年,大概就是一个看百家讲坛、等它出书、再买来读的过程。虽然当时还很懵懂无知,对于世界的了解十分有限,但百家讲坛却让我有机会接触莫砺锋、、于丹、阎崇年等这些大家的思想,像拼图一样,一点点拼凑起我尚还破碎的世界观。从李白、杜甫的诗情到徐渭、陈淳的画意;从盛世繁华的古代中国到多极角逐的当今世界;从文学的色彩斑斓到历史的波澜壮阔……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似乎都在那一本本书中。而识字早、认字多的优势则让我在书海中如鱼得水。除了百家讲坛的系列丛书外,、历史类书籍和《海底两万里》《傲慢与偏见》等文学名著也尤为钟爱。那一段时间读书的数量比之后所有时间段内阅读的数量都要多,初中、高中读的东西更为深刻,而小学因为课程压力小、课余时间多,让我得以更多地涉猎各式各样的书籍。爱好读书的习惯就此养成,而我日后之所以成为一个文科生,并没有向曾经心心念念的“古生物学家”方向前进,也大抵与这时形成的浓厚兴趣有关吧!

完善自我的青春韶华


初中和高中不仅是学业上的加速时期,也是心绪上变化较大的七年。学业的繁重、自我的施压、老师和家长的期许……一切的一切,都显得过于沉重,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感谢语文,在这七年中给予我的陪伴、帮助与支持。初中,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我因内向、高傲而少言寡语,鲜少朋友时,一本《红楼梦》告诫我远离林黛玉优柔软弱的性格,转而向薛宝钗的开朗、大气看齐;在我因成绩下滑,前路迷茫而不知所措时,一本《德米安》教会我引领自身前进的旅程,找回内心深处本真的自己;在我因父母苛责,家庭矛盾而暗自神伤时,一本《春以为期》让我敞开心扉,淡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初中四年,磨砺太多,脱胎换骨。成长很痛,但每一分的付出也值得。这四年,无非多看、多想、多问。看的书多了,底蕴便足,了解了这个世界,才不至于无知者无畏。思考让人成熟,让我从一个天真稚嫩的小女孩变得睿智、冷静,面对再多的困难和挫折也可理性对待。问,更多的是扪心自问,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乐于自己时不时拷问一下自己:是否应该这样做?最近自己是否对学习有所松懈?我未来想要一个怎样的生活?就这样读了百家之言,想了四年春秋,问了青春正好、只待扬帆启航的年华。


进入哈师大附中时,语文已是陪伴我多年的老友,我从高一起就决定要选择文科,语文上的优势也使得我处理某些文综题目时更加得心应手。之前一直觉得语文就是中国的文学,从文言文到现当代作品。上了高中之后才意识到语文无国界,中国文学有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底蕴深厚,英国文学有英国文学的辞藻华丽、回味绵长。至于日本的川端康成、南美的马尔克斯、德法的海涅、雨果等等,都让我对语文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高中三年,很享受附中的海洋文化,即使在高三最紧张的时候,,相反,老师们都鼓励我“读书是不能间断的”。就这样,我读了很多俗称“大部头”的书,功利一点看,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为作文积累素材。而实际上,许多人生的道理就隐藏在这些书中。无须心灵鸡汤式的集中浇灌,细水长流的阅读更能让人体会人生的真谛。“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欲望,了解自己的局限”,所以会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虽有遗憾,仍无怨无悔。“能专注于一件事,明白结果只是随之而来的附属品”,所以高考成绩固然重要,但我更享受高中三年学习的过程。“决定帮助他人时,就不指望着别人来回报”,所以友善会成为一种习惯,对待别人的不足也可以淡然一笑,包容为上。“看惯了冷漠,依旧对世界温柔相待”,所以永远对这个世界有着美好的向往,历经现实的重重打击,愿景破碎,心中仍能充满正能量。

语文为伴的未来之路


对有些人来说,语文是负担,分数低,不愿学,看不懂。对有些人来说,语文是工具,是日常与别人交流的铺路石,也是进入一个好学校的投名状。对有些人来说,语文是朋友,你的烦恼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得到解决,你也能在语文学习中收获颇丰,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非常幸运,能够与语文相伴走过十八年。从刚刚识字到如今的准大学生,语文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分数,更是一种素养,一种能力,一种品格。在即将到来的九月,我将步入梦寐以求的香港大学,学习自己喜爱的英国语言文学。在未来的日子里仍会有语文伴我左右,陪我继续走将来的路。

瑷琳印象及其他

师大附中语文组老师朱红权

今年的语文高考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收获。大家在面对成绩时各有所思,各有所想,无论是激烈者还是温和者,都是对母语教育、母语文化的一种真诚的关注。李瑷琳在今年的高考中,语文分数为129,在这套试卷面前,斩获这个分数,足以彰显她深厚的语文学养。


这篇总结母语学习经历的文章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无论你是家长还是语文老师,都应该沉思其中。语文学习从来就是远离功利的,远离喧嚣的。这么多年语文教育面对的指责、批评、质疑太多了,多到我们上自专家学者,下自语文教员都在躬问语文教育的方法何在?方向何在?价值何在?在和李瑷琳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阅读的重要,感受到了修养的魅力,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价值。


瑷琳的性格温和而富有激情。从她的介绍中我们能感受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儒家传统思想的濡染,让她温文尔雅,让她落落大方,让她文质彬彬。家人的生活态度让她热爱这个家,热爱这个社会。她的人生理想之一就是“一屋二厨”,在悠闲的时光中享受生活,晨光熹微中享受阅读的时光。一切是那么静谧,任世事纷繁,我自安然。母语教育承载的责任很多,从小处说关乎个人修养,从大处说关乎民族命运。母语教育本来就应该是立体的,全民的,这是一种大语文观念。我们每个浸润于母语环境中的人都应该怀着一份敬意去学习母语,研究母语文化,进而去传播母语文化,营造特属于东方文明的文化环境,让我们在充满劳绩的大地中多一点生活的诗意。在瑷琳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在迷茫中坚定了方向。沉静于读书,生活以自然,她能温和处世,也会激浊扬清,心中自有天地,内里自有原则。


瑷琳的心态乐观而洒满阳光。在高三的日子里,数不清的小测模拟在考验着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多少人因成绩低落而沮丧,多少人因耕耘却未收获而迷茫,还清楚的记得瑷琳也曾在作文写作中铩羽,也曾在模拟考试中折戟,可让大家佩服的是她总能微笑以对,好像这一切失利都于己无关,这种心态是乐观的、阳光的。世事本来无常,我又何必戚戚于怀,今日种下梧桐树,他日必引凤凰来。如果你的胸怀足够宽阔,你就会悟到乐得恶失是一种愚昧,无挂无碍是一种智慧。我们的母语文化中从来就不缺乏乐观执着的人生楷模,大家可以以一颗慧心自行摄取让自己毅然前行的精神给养。母语教育能教知识,也能提高素养,更能教会人们生活的态度、处世的智慧。


瑷琳的为人自信而大气博爱。六月一号高三毕业誓师大会前,我在操场上遇到了她们一家三口。她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语文复习完了。”这简短的话语让本想说点什么鼓励话语的我欲言又止,可我的内心已盈满喜悦,这种自信正是我们呼唤的,它已经自然地蕴于其心,我十分欣慰。我想这种自信源于她温厉相济的父母,源于她所受的教育,源于她的日积月累。在学习上,瑷琳总是能走在前面,在有人为作业过多、负担过重而抱怨时,她已经完成了自加的课业;在高考年最为紧张的五月,她依然能和大家一起积极参与班级毕业纪念文集《柞树之春》的编写工作。这些好像是减缓了毕业的脚步,让我们能够慢慢地品咂即将结束的高中生活的味道。瑷琳听课专注,笔记全面。有时我们老师心疼她,让她少写些,她就说:“已经习惯了。”这让我反思,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为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而不敢说现在的学生有多累。素质教育不是让学生们在浑浑噩噩中坐享其成,也不是在热热闹闹中虚度分阴,缺失承受力的孩子难以成才,缺失承受力的民族难挺脊梁。

瑷琳总能用自己的行为默默地影响他人,她的笔记大家是共享的,她的思考成果大家是共赏的。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一至理。还记得作为“近朱者恭”语文学习小组组长的她对组员的督促,还记得课堂上组员回答问题时她的紧张,还记得当同学精彩发言时她有力的鼓掌。自信、大气、博爱,会让人永远富有激情地生活,永远心怀感恩地存在。在18班,她的梦想之翼得以丰满;在附中,她的梦想之路得以铺就。


2016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一切看似都已尘埃落定,但作为语文教师的我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甚而都还没有开始。毕业的学生已经开始准备收拾行囊去远行,而我就站在原地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在心中默默地为他们祝福……


哈考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