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名传记 >人物 | 吴冠中和朱碧琴:爱是对你成全,也是自我成长

人物 | 吴冠中和朱碧琴:爱是对你成全,也是自我成长

2023-05-10 14:56:27

文 | 江徐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最近,临睡前都在翻看吴冠中自传,合上最后一页,不禁想到这句被轻易套用从而有点滥俗的话,放在吴老和其妻朱碧琴身上,恰如其分。


吴冠中无疑是成功的。


师承林风眠,成为绘画艺术上中西合璧的集大成者。他笔下的江南意境纯静、唯美,欣赏之余,让人心之向往。


从江南农村走出的贫寒子弟,凭借自己的苦心孤诣、对绘画艺术坚定不移的追求,创作一生,探索一生,成为中国美术界最后一位学贯中西的泰斗级艺术家。


清刚、执着、生活简朴、敢于直言,是吴冠中身上最显著的特点,尤其因为他在业界勇于提出不同观点,被誉为美术界的鲁迅。


年轻时候的吴冠中、朱碧琴夫妇


在他留学回国、取得显著成就后,朱碧琴笑侃:你回来后的成就,实际上是我的成就。


这本是一句无心的玩笑话,假若认真看,也能成立。吴冠中的功成名就,有她很大功劳。


回首人生,吴冠中在文章里写道:


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妻子。

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

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

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


吴冠中《夫人朱碧琴画像》



1943年,世界大战。国内处于全力抗日阶段,世事动乱。


彼时,吴冠中23岁。从国立艺专毕业,几经辗转,前往重庆大学建筑系任教。朱碧琴在这所大学附小任教。姻缘巧合,千里相会,吴冠中一位同学恰恰是她老师。于是相识,很快相爱。


在恋爱问题上,我一直是唯情主义。吴冠中这样评价自己。


他和朱碧琴的结合,找不出什么浪漫故事,两个人算不上志趣相投,开始得很平淡,很简单。正是这种全凭感觉的结合,才有后面的艰难曲折、不离不弃的陪伴。


在他眼里,她平凡、善良、也很美,一双动人的眼睛,让他一见钟情,属于自己偏爱的类型——有《浮生六记》中芸娘那种温婉,有《伤逝》中子君那种勇敢。


朱碧琴是湖南姑娘,出生在普通的公务员家庭,从小简朴,对人生没有太大奢望,只想找个人相依相伴,安居乐业。


当谈婚论嫁提上议程,父亲提醒她,学艺术的将来都穷。她不在乎他穷,也并非赌他是绘画领域一支潜力股,纯粹被对方的热情和真挚感动,心被摄住,只能嫁。


陈之佛为吴冠中、朱碧琴夫妇主持婚礼


1946年,两人在南京结婚,由美术教育家陈之佛主持婚礼。从此,美人相伴,宜室宜家,亦愿现世早日安稳。


这一年,吴冠中考取公费留学,新婚燕尔的甜蜜萦绕心头,他就要奔赴异国。她不懂艺术,只知道艺术是他的命。再不舍,也尊重他的选择。


临行前,吴冠中想要一只手表,到了国外,没有手表,诸多不便,但是没有买表的余钱。他想到新婚妻子有一只金手镯,她母亲送的。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他试探着问,能否将手镯卖了买手表。一开始,她有犹豫,说是假手镯,不值钱。没过几天,她最终把手镯交到他手上。


因为,她非常清楚,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她也明白,爱一个人,应该成全他的梦想。


自此,他前往法国,踏上西方艺术的探索之路;她则回到他的宜兴老家待产。


吴冠中(左)留学法国期间,与同学在一起



1950年,留学结束,去留成为一个问题。


于绘画,他悟到了艺术应该在属于自己的土壤里发芽的道理;于感情,国内有他心爱的妻子,两人有过山盟海誓。


他问及她的建议,她坦白不愿一辈子住到国外,最终决定还是取决于他自己。吴冠中在散文里写道:


她不过是天平上的小小砝码,关键时刻却左右大局。


他选择了回国,一家三口在北京团聚,过起艰难又温馨的小日子。


他在美术学院任教,因为不愿随波逐流,不断遭受压制。她除了担任小学教育工作外,还要关心他和家人的饮食起居,包揽一切家务,任劳任怨。


从一开始,她就不懂艺术,也没想他在绘画上取得多大成就,只希望他留学归来,在高等学府任教,早出晚归,一日三餐,四季相伴。


没想到丈夫在艺术道路上一意孤行,从国外带回来大量裸体画尤其让她反感。有过不解,有过离开的念头,有过“如果有下辈子,我肯定再也不嫁给你了”的埋怨话,最终还是被他炙热的心留住,继续默默地支持着,无限包容着。


相伴数十载,行至暮年,吴冠中回忆起那段岁月,明白妻子为他艺术事业、为家庭所做的牺牲是他无法偿还的。她放弃自己的工作,忍受着他的自私。


吴冠中《双燕》


当时,他们住胡同宿舍,为了便于采光,吴冠中将最大一间开天窗做画室。夏天,太阳从天窗直晒下来,溽热难忍,她未吐怨言。


条件有限,为了给吴冠中提供安静的创作环境,每到星期天和节假日,她会带着孩子们到街上去,放下窗帘、锁上房门,不愿他被打扰。吴冠中自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双燕》,就诞生于此。


吴冠中在家做大幅画时,因为精神高度集中,不断出汗,不断脱衣服,她伺候在一旁,随时洗刷墨盘色碟、更换清水,拍下他投入创作时的“丑态”。


吴冠中在一篇名为《他和她》的散文里这样写道:


在苦难的岁月中,他说他的命运是被她决定的;当他感到他幸而走上了真正的艺术之路时,他说他的成就归属于她的赐予。


深情厚谊,溢于言表。


1983年,吴冠中、朱碧琴夫妇在黄山写生



吴冠中与朱碧琴的深情陪伴,凝聚在一张相片之中。


相片中,他俩已是鬓发略显斑白的老人。他将一只脚翘在栏杆上,这样便于将画板搁在膝盖上,神情专注,凝望对面水墨般云山雾罩的景致,一边将它描摹于纸上。她站在他身后,一手拄拐杖,一手撑雨伞,为他和画纸遮挡风雨。


那是1983年,吴冠中偕妻在黄山写生。法国一位摄影师刚好路过,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动人画面。


实际上,半生走来,她总在为他撑伞。


有一年,他陪她去贵阳探望她病危的老母。途径桂林,逗留一天。他被甲天下的山水深深吸引,冒雨在江边作画。本来自行观光的她自然过来撑伞,陪他吹冷风。画到一定阶段,需要搬动画架,改变写生地点,雨更大,风不歇,画架支不住,她索性双手扶住画面,用自己的身体替代画架。两个人、四只手,都冻得僵硬……


吴冠中 《桂林景色》


有一年,她陪他前往巴黎写生、办画展。陪他故地重游、参观他当年学习的教室和庭院之余,也陪他写生。三月的巴黎,小雨淅淅沥沥,她依然是他背后不离不弃的撑伞匠……


退休后,儿女各自成家,他每次到外地写生都由她陪伴。虽然无法体会他当年风雨中写生的艰难,至少也是共甘同苦。她帮他背画夹,找石凳当凳子,看他绘画,用相机拍下他的创作状态,下雨时候为他和他的画作撑伞……


这些画面,不禁让我想起《牵手》中两句歌词: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一路风雨相伴,在一次次成全中,她开始懂得他、体谅他、理解他。这样一个懂得的过程,对于她、对于他俩的爱而言,何尝不是成长?


她劝他悬崖勒马,远离名利。她的淡泊与善良,始终是他精神上的保护伞。” 吴冠中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吴冠中、朱碧琴夫妇在京郊百花山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在看他写生的过程中,她窥见了丈夫人生的另一面,加上她后来的工作从小学调到美术研究机构。对于绘画,她从之前的事不关己转变成志同道合。


鉴于工作需要,她开始同画册、绘画著作打交道,不时向身边的他请教。这倒成为他们新的相处模式,在吴冠中看来,她既像自己的新学生,又像初相识的新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她开始学着审视、欣赏起丈夫的作品。关于绘画艺术,从一开始的零交流到她成为他作品的第一读者,再到后来,她成为他作品的权威评论者。包括哪件作品值得留下来,哪件可以毁掉,他都愿意听取她意见。


吴冠中说,他的画需要给两个人看:一个是西方的大师,一个是自己的妻子。大师代表艺术标准,妻子代表普通中国人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晚年的吴冠中、朱碧琴夫妇


如果说,朱碧琴以前只是吴冠中生活上的贤内助,后来,她还成为他创作上的解语花。


再一起出去写生,她有时会帮他选景,被采纳时,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愉悦。他有自己的审美局限,她无条无框的天真反倒带来启发。


她陪他去往世界各地办画展,参观博物馆、一起探访莫奈故居,扫梵高墓,在塞纳河畔漫步、观光旧金山大峡谷……


人儿悄然老去,生活变了个样。年轻时候跨洋隔海,老来作伴走江湖。


1987年,古稀之年的吴冠中访问印度回国,途径曼谷,特意去往首饰店,挑了一款式样老旧却能代表自己心意的——和妻子当年经卖掉那只极为相似的手镯,送给她——


任时光匆匆,美人迟暮,四十年过去,他始终铭记妻子那份情意。



对于桑榆晚景,吴冠中心中曾有“沈园柳老不吹绵”的沧桑之感。


他俩不再相伴走天涯,每天就近在龙潭湖边散步,回忆似水年华。


夕阳无限好,近了黄昏又如何?


有一次,他俩散步归来,牵着手回公寓。楼下有一群年轻人在打网球,其中一位女孩举着球拍向他俩高呼:爷爷奶奶真幸福!


晚年的朱碧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过去的记忆悉数消除,甚至连饮食起居都成为麻烦,心心念念唯独不忘丈夫画画的事。


吴冠中曾经对妻子说:你走在我前面是你的福气。但,最终,还是他先走了。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


已经糊涂的朱碧琴不知道丈夫已经走自己在前面,她总是习惯性地问家人:吴先生怎么还没有回来?


在她记忆中,他依然在外面某个地方画画,只因为投入而忘记回家。


这样的忘却,能否算一种幸福?


吴先生在晚年尝试水墨汉字艺术,他写的“伴侣”二字,突出单人旁的两个人,突出“侣”字当中两个口,突出“伴”字当中两条始终平行始终相伴的直线,突出可以代表窥视人生之眼的两个点,白纸黑字,浓墨粗笔,笔笔击中人心。


读过吴老自传,被他的艺术精神感动,被他与妻子朱碧琴成全对方、成长自我的深厚感情打动。深觉“伴侣”二字,可做他俩相伴一生最美的注脚。




作者: 江徐,读者微信专栏作者,80后老少女,自由写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微信公众号:江徐的自留地(ID :jiangxv08)


编辑:朝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