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第一届心理与脑科学高峰论坛
会议手册
Conference Manual
2017年9月22日~24日
中国 上海 同济大学
会议概要
2017年5月20日是同济大学110年华诞。第一届心理与脑科学高峰论坛,是同济11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和上海市心理学会联合主办,同济大学文科办协办。
论坛嘉宾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十所一流学府的13名著名心理学家。他们是(按姓氏拼音排序):
1.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副院长,;
2. 洪炜(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
3. 韩世辉(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4. 胡耿丹(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常务副主任);
5. 李春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6. 刘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
7. 卢家楣(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8. 沈模卫(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主任,;
9. 姚树桥(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10. 赵旭东(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
11. 张学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资深教授,东方学者);
12. 周仁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主任);
13. 周晓林(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兼职教授,。
论坛分两次举行。首场报告“文化与自我认知:心理学与脑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已经于校庆日前夕的5月18日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云通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报告人为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著名心理学家、文化神经科学领军人物韩世辉教授。其报告内容、反响等情况见附件。
脑科学是研究人、动物和机器的认知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对大脑的认知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自身的终极挑战。开展脑科学研究将对心理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文化科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语言学等产生极大的辐射作用,对健康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关于心智的生物学,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次认知革命,是当代心理学前沿,其理论和研究范式是开启脑科学研究的钥匙。
本次会议是论坛的主体,旨在追踪心理学、脑科学前沿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促进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脑科学、表观遗传学等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从而提高国内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研究水平。论坛主题是洞悉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
10位主题报告人将倾情奉献他们在心理学、脑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新观点。主要涉及六大专题:神经科学与遗传学研究、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临床心理学的心理病理机制及脑机制、认知训练与老化、家庭系统心理治疗、如何提高国内心理学的学科影响力。
有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的50多位心理学同行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参会的还有澎湃新闻、文汇学人等新闻媒体的记者。热诚欢迎大家莅临,真诚感谢大家支持!
“第一届心理与脑科学高峰论坛”组织委员会
2017年9月
会务信息
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
孙周兴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欧研院院长)
赵旭东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
执行主席:
周晓林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胡耿丹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常务副主任)
会务联系:
漏晓菲老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方式
电话:021-65980159(捆绑手机)
邮箱:louxiaofei@tongji.edu.cn
会议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人文学院云通楼(校南门)三楼报告厅
签到
9月22日13:00-21:00 上海锦江都城白玉兰宾馆。
9月23日08:00-08:40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云通楼(校南门)三楼。
费用
论坛不收取会务费,特邀嘉宾的差旅、食宿由主办方承担。参会代表的差旅、食宿费用自理(23日、24日中餐由主办方提供),主办方可协助安排住宿,除了白玉兰宾馆之外,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周边的宾馆还有:同济大学迎宾馆(021-65016969)、同济君禧大酒店(021-33626888),同济大学干训楼(021-65980206)。
住宿
上海锦江都城白玉兰宾馆 021-65986888(同济大学正门/地铁10号线5号出口向北走约100米,四平路与国康路口)。
餐饮
为特邀嘉宾提供:
9月22日午餐、晚餐;9月23日午餐、晚餐;9月24日午餐、晚餐。
为参会代表提供:
9月23日午餐;9月24日午餐。
请参会嘉宾凭胸牌按指定时间和地点就餐。
服务
请随身携带胸牌;如果有其他需要,可扫描此胸牌背面的二维码,随时在微信群中@我们的工作人员。
会议日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主持人 | 地点 |
9月22日 | 13:00-21:00 | 会议签到 | 白玉兰宾馆 | |
18:00-21:00 | 欢迎晚餐 | 三好坞餐厅 | ||
9月23日上午 | 08:00-08:40 | 会议签到 | 云通楼三楼 | |
08:40-09:20 | 开幕式致辞 1. 江波(同济大学副校长) 2. 卢家楣(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3. 孙周兴(同济人文学院欧研院院长) | 胡耿丹、 周晓林 | 云通楼三楼报告厅 | |
09:20-09:35 | 与会代表合影 | 云通楼门前 | ||
09:35-10:25 | 主题报告(1) 信息加工取向的社会认知研究(沈模卫,浙江大学) | 周仁来 | 云通楼三楼报告厅 | |
10:25-10:40 | 茶歇 | 云通楼三楼 | ||
10:40-12:10 | 主题报告(2,3) 抑郁症的神经心理病理机制及脑影像标记 (姚树桥,湘雅二医院) | 洪炜、 沈模卫 | 云通楼三楼报告厅 | |
如何提升心理学在中国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张学新,复旦) | ||||
9月23日中午 | 12:10-13:30 | 午餐 | 半亩园餐厅 | |
9月23日下午 | 13:30-15:10 | 主题报告(4,5) 临床心理学的心理病理性视角(洪炜,北大医学部) | 张学新、 郭秀艳 | 云通楼三楼报告厅 |
多重参照系的并行加工机制:从模块化加工到分布式加工(刘勋, | ||||
15:10-15:30 | 茶歇 | 云通楼三楼 | ||
15:30-17:10 | 主题报告(6,7)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神经机制(周仁来,南大) | 刘勋、 姚树桥 | 云通楼三楼报告厅 | |
关于后悔和欣慰的系列fMRI研究(郭秀艳,华东师大) | ||||
9月23日晚上 | 18:00-21:00 | 答谢、交流晚餐 | 三好坞餐厅 | |
9月24日上午 | 08:30-09:30 | 主题报告(8) 利他行为:神经科学与遗传学研究(周晓林,北大) | 赵旭东 | 云通楼三楼报告厅 |
09:30-09:45 | 茶歇 | 云通楼三楼 | ||
09:45-11:45 | 主题报告(9、10) 我们如何延缓衰老?—认知训练对老化的可塑性研究 (李春波,上海交大) | 洪炜、 周晓林 | 云通楼三楼报告厅 | |
以家庭系统为对象的心理治疗:研究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赵旭东,同济) | ||||
11:45-12:05 | 闭幕式致辞 1. 2. 赵旭东(同济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 | 胡耿丹 | 云通楼三楼报告厅 | |
9月24日中午 | 12:05-13:30 | 午餐 | 半亩园餐厅 | |
9月24日下午 | 13:30-16:30 | 自主交流、座谈 | 云通楼 |
论坛主题报告人简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1. 郭秀艳
郭秀艳,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2014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专业权威期刊《心理学报》等编委。
研究领域为学习和记忆的心理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等;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国外专著2部,撰写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
2. 韩世辉
韩世辉,男,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神经科学系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文化神经科学领军人物,国际学术期刊《Culture and Brain》创刊者,《Social Neuroscience 》副主编。
主要从事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文化神经科学研究,曾主持完成或进行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2003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 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 年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研究兴趣是探索大脑各种认知功能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包括:视知觉和注意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社会认知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文化对大脑认知功能及其神经机制的影响。
3. 洪炜
洪炜,男,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被聘为人事部“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组成员,及卫计委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计委医学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督导师。
主编《医学心理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了《心理评估》、《变态心理学》、《团体心理治疗》等代表作。
4. 胡耿丹
胡耿丹,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硕士,华南师范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心理学系常务副主任,心理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美利坚科学名人传记学会(AASB)评为新千禧年世界科学名人。
研究领域:选择性注意与工作记忆、决策与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网络成瘾心理学和心身医学。近十年出版专著3部,在SCI、CSSCI、CSCD等索引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1999年获科技部中国“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奖(排名第1),。
近期研究方向:社会情绪与行为决策的脑机制研究,基因、脑功能与行为的关联研究,心理学视角下的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 李春波
李春波,男,医学博士。在上海铁道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博士毕业。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研究组组长。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职务;担任The Cochrane Library精神分裂症专业组编辑(CDSR,IF 6.103)、《中华行为医学和脑科学》副总编辑、《上海精神医学》编辑,Academic Psychiatry和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等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精神障碍患者大脑可塑性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循证精神医学研究。已发表330余篇学术论文,SCI收录近百篇。
6. 刘勋
刘勋,男,汉族,1970年2月生,湖南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1991年、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系,获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Frontiers in Neuropsychiatric Imaging and Stimulation》等期刊的编委。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认知控制、情绪调控以及奖励决策等认知神经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已发表论文60余篇、论著2部,论文被他引超过1600次。
7. 卢家楣
卢家楣,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士,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教育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
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开拓了情感教学心理学领域,提出了“以情优教”思想,研究情感教学原则、情感教学模式、情感教学策略、情感教学目标、情感教学评价等内容,主编著作和教材19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10多项,曾获全国首届曾宪梓教育奖、全国首届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以及20多项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和教学成果奖。
8. 沈模卫
沈模卫,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现任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主任,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中国人类工效学会副理事长。
近十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发表SCI/SSCI论文30余篇,EI、CSSCI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五项: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6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排名第1),2007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9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3),2011年获国防科技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4)。
主要学术思想与贡献:沈模卫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过程及建模、社会认知、药物成瘾、智能人机交互、航空工程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认知心理学方面,沈教授团队对人类工作记忆展开了系统研究,创建了知觉-工作记忆交互模型,强调工作记忆在知觉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动态交互作用,代表中国学者首次独立提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记忆理论。沈教授还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思路和方法与社会认知研究相结合,深入揭示了社会信息加工的心理机制。此外,基础研究成果也应用于药物成瘾、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实践工作,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期,沈教授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Psychological Science等心理学顶级期刊上连续发表论文,在国际心理学研究中已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9. 姚树桥
姚树桥,男,博士,现任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分会副理事长(前任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教材第三届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
长期致力于学科发展,是我国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牵头在中南大学创立心理学及临床心理学两个博士点,2012年牵头创建的中南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主编全国医药卫生(五年制)国家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等10余本,其中编写了我国首部留学生用全英文教材《Psychology for Medical Students>。已培养研究生12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2名,获全国优博论文一篇,成为全国优博论文指导教师。
一直从事心理评估及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12项。成功研制了《中华成人智力量表》等100余种心理评估技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等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8项,并获美国生物精神病学会2013年度Ziskind-Somerfeld杰出研究提名奖1项,201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0. 赵旭东
赵旭东,男,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同济大学精神医学教授、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精神医学(医学院)及哲学心理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医学院人文医学与行为科学教研室主任。
兼任: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院长、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学科带头人;国家卫计委疾病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世界精神病学协会都市精神卫生分会常务理事。
特长:心理治疗学、心身医学、文化精神医学。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治疗奖等荣誉。
11. 张学新
张学新,男,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学者。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本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发表SCI/SSCI论文70余篇,专著1部。研究认知心理学与脑科学、意识心理学、心理学在教育和社会政策领域的应用。发现中文特有脑电波N200,提出汉字拼义理论,揭示中国文字独特性,创立“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倡导“公评审稿”新模式,推动构建中国学术评价新体系,提出“回声论证”理论,揭示意识对科学的超越性,化解身心二元对立的谬误。
12. 周仁来
周仁来,男,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社会与行为科学实验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登峰人才计划”A学者。
近十年在Science专刊、Scientific Report等SCI、SSCI、CSSCI、CSCD等索引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译著、编著等著作10余部。获批软件著作权多项,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在工作记忆训练、航天员在轨飞行情绪与记忆变化、女性月经周期情绪变化、情绪调节的神经生理测量、考试焦虑诊断与干预、正念冥想训练的认知神经机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系列发现,研究成果先后被《科学时报》、新华网、搜狐网、科学网、《科学通报》等广泛报道。开发了工作记忆测评与训练软件产品,在国内中小学和医院等推广使用。
主要采用ERP、fMRI、眼动记录、多导生理记录、生物反馈、虚拟实验、认知实验等方法与技术研究:(1)情绪:情绪能力评估与调节,情绪障碍诊断与矫正,情绪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2)记忆:记忆能力评估与训练,情绪与记忆相互作用,记忆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3)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
13. 周晓林
周晓林,男,博士,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兼职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管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决策与神经经济学、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研究手段包括行为实验与眼动记录、基因检测与关联、脑电记录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主持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已在国际SCI、SSCI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入选2015、2016年度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榜单。论文全文可从下列地址下载(http://www.psy.pku.edu.cn/faculty.php?fid=10&pu)。
主题报告题目和内容概要
1
关于后悔和欣慰的系列fMRI研究
郭秀艳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人类面临不确定情景下的决策,并伴随决策结果而体验到诸多情绪。其中,后悔是在进化上产生较早且被频繁体验到的情绪之一。后悔产生于上行反事实思考,即个体将当前决策结果与“如果当时选择另一个选项所带来的结果”加以比较,并发现后者比当前的结果更好。与后悔相对的,下行性反事实思考则会带来欣慰的情绪。课题组采用连续风险决策任务,并使被试在任务中同时能够看到自己的收益和错失的机会,以此对后悔和欣慰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列研究。
研究一显示:欣慰受收益和错失机会的共同影响;而后悔主要受错失机会的影响并且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后悔程度越高,后续决策越倾向于冒险。在神经机制层面,不同脑区参与了对后悔和欣慰的加工:参与后悔加工的脑区为颞上回,而参与欣慰加工的脑区为纹状体。
研究二考察对决策结果的注意指向如何调节后悔及后继风险决策。主要实验操纵是在结果呈现时,引导被试关注收益或关注错失的机会。行为结果显示,相比于关注错失机会条件,被试在关注收益时的后悔程度明显降低,并且在后续决策中倾向于保守。脑功能成像结果表明,关注收益条件伴随着更多的奖赏相关脑区(双侧纹状体)及与注意控制有关的脑区(额中回、顶下小叶)的激活。
2
文化与自我认知:
心理学与脑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韩世辉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自我认知是人类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的基础。自我认知存在文化差异,阐明文化经验影响自我认知的心理和神经机制,具有重要基础科学意义,也有利于理解和解决跨文化合作、教育中的问题。
近年来,北大韩世辉团队结合心理学、神经科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文化与自我认知的关系开展实证研究,促进了其对自我认知加工的认识,也促进了文化神经科学的诞生。报告将介绍相关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法以及实验发现,并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展望未来人类行为和大脑可能的发展变化。
3
临床心理学的心理病理性视角
洪炜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
疾病常常从症状开始显现,但对症状的理解与解释各有不同。从古老的神灵主义的观点、自然哲学的观点、生物学的观点、到整体论(生物-心理-社会)的观点看法不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适应,心理的基本功能即适应。临床心理学的心理病理学视角将症状带来的问题看作是某种“不适应”。疾病的产生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基本上可归结为外部的原因、内部的原因、以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
以“抑郁症”为例,生物学的观点主要将其看作是内部的原因,需要从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等方面找原因。心理学的观点则需要讨论和研究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开心?甚至这种“不开心”有什么意义和功能?对这种不适应的原因的解释又形成了不同临床心理学的观点:强调症状是不良习得的结果,以及“抑郁”是错误认知所导致的认知行为学派的观点;强调“病人”在治疗中的主体作用,甚至对“病”的概念也给予了不同的赋意的人本主义的观点,以及症状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其隐含着对“亲密关系”的“渴望”的心理动力学观点等。理解“症状的含义”对治疗就有了不同的期待,对“健康”也有了不同的解构。
4
我们如何延缓衰老?
—认知训练对老化的可塑性研究
李春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老龄化及其相关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延缓衰老?针对认知老化如何做到一级预防?我们从认知老化可塑性的非药物干预作为切入点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
首先建立了多领域认知训练干预的方法,并通过系列研究进行了疗效验证和可塑性改变的机制探索,近年来进一步探索了有氧锻炼的认知获益等;最后,也将提及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直流电刺激等物理干预进展,期待着多学科交流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
5
多重参照系的并行加工机制:
从模块化加工到分布式加工
刘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人们依靠多种不同的参照系(frame of reference,FOR)来表征和更新不同物体的空间关系。参照系可以分为自我参照系(Egocentric FOR,EFOR),内在参照系(Intrinsic FOR,IFOR)和环境参照系(Allocentric FOR,AFOR)。这些不同的参照系共同影响着人类的空间认知,但目前人类如何表征和加工多重空间参照系还不清楚。
本研究从宏观的表征水平和微观的神经计算水平,分别阐明多重参照系的加工机制。在表征水平,通过提出空间信息加工可划分为注意分配和反应选择两个过程模块,结合行为、眼动、脑电等技术手段,寻找不同参照系在两个过程中并行表征与加工的行为和神经证据,以验证多重空间参照系的并行加工机制。结合计算神经建模,我们提出神经元群组通过分布式表征实现不同参照系的并行加工。
6
信息加工取向的社会认知研究
沈模卫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传统认知心理学研究主要关注一般认知加工过程,对人的社会性重视不够;而传统社会心理学研究则重点探讨社会行为相关的心理内容与结构,忽略了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加工取向的社会认知研究将两个领域相结合,以信息加工的视角考察社会行为的内部过程。应用该思路,我们重点探讨人们如何从视觉信号中提取社会信息,以及认知加工如何受到社会信息影响,发现人类认知从底层开始便具有社会属性。这为理解人的社会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7
抑郁症的神经心理病理机制及脑影像标记
姚树桥
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
通过10余年情感与情感障碍人群的行为学及脑成像多模态研究大数据的建立与分析方法的改进,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fMRI默认网络(DMN)存在“前高后低”的特征,即抑郁症默认网络的前部脑区(背内侧前额叶/腹侧前扣带回、腹内侧前额叶和内侧眶额回)功能连接显著升高,与抑郁症状相关;而后部脑区(后扣带/楔前叶和角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与心理易感性特征(冗思和自传体记忆)相关。
研究结果于2012年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上(影响因子11.412,SCI被引用206次)。该杂志主编,Yale大学Kristal教授认为这是抑郁症脑网络研究的重要突破。由于该论文是当年该杂志发表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高5篇论文之一,被美国生物精神病学会授予2013年度Ziskind-Somerfeld杰出研究提名奖。
姚树桥研究团队对不同临床状态的抑郁症患者在心理应激任务条件下的脑影像学标记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国际首先揭示了抑郁症患者特质与状态的心理应激下的脑影像标记,为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全新的客观脑影像学标志。该重要创新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学科顶级国际期刊《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影响因子14.176)。
另外,研究团队在情感与情感障碍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发表SCI/SSCI论文30余篇,总SCI引用1200多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次。
8
以家庭为对象的心理治疗:
研究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赵旭东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以家庭为对象的心理治疗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1988年传入我国。与其它西方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相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家庭治疗与中国文化有较好的亲和性,近三十年来在中国受到接纳,应用于越来越多的临床及社会服务领域。演讲人1988年以来积极开展临床家庭治疗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由著名的国际培训项目为全国各地培养了数百名家庭治疗师,并于1994开始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个资助心理治疗的首个面上项目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多个课题,同时培养了约6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次演讲将简介家庭治疗的以下几项应用及研究成果:
1. 系统家庭治疗对几种主要精神障碍的应用价值;
2. 独生子女及“4-2-1”家庭结构的临床心理问题;
3. 家庭动力学特征的量化评定;
4. 移民及海外华人华侨家庭的心理健康;
5. 母系氏族社会婚姻制度与更年期心理健康问题;
6. 基于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对养育方式的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等等。最后,将对以后工作进行展望。
9
如何提升心理学在中国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张学新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系
新世纪的中国心理学蓬勃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反映了心理学强劲的社会需求。中国心理学界必须大胆创新,开辟独特的学术道路,解决关键的社会问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才能真正让全社会承认其学科价值,进而提升其学科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复旦心理学于2014年首创“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3年间进入全国上千学校,从小学到研究生课程,从理工农医到社科文艺,全学科、全学科覆盖,引起全国教师强烈反响,引发广泛的实践热潮,催生相关论文400余篇,迅速与慕课、翻转等世界性的教改模式并驾齐驱。对分课堂系统贯彻心理学原理,简明易用,效果显著,培养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有可能给中国教育带来巨大变革,是心理学在教育领域非常成功的应用案例。
复旦心理学还在推动建设新型学术期刊,用双语发表兼顾本土与国际,用开源发表扩大影响,用公评审稿(公开化的同行评审)确保学术质量,有可能开创学术评价新模式,给中国学术发展带来整体性的变革。
10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神经机制
周仁来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精神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在快速上升,在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到首位。情绪障碍是多数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的核心症状,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是缓解、降低心理疾病产生的有效途径。
本讲座将介绍近些年在中国大陆方兴未艾的西方正念冥想和东方禅修的哲学基础、修习方法与作用机制,也将介绍在学术领域被广泛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的产生机制以及书写表达等的情绪调节效果。此外,也将介绍我们课题组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工作记忆训练对于情绪调节的效果与机制。希望通过这些情绪调节作用机制的介绍,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情绪调节能力,缓解压力,增强幸福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1
利他行为:神经科学与遗传学研究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利他行为是指一系列个体通过牺牲自身利益或付出一定代价来提高他人(个人或群体)福利的行为。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包括共情-利他假说、代价-奖赏计算模型、社会学习与社会规范等理论,解释在帮助者-受助者情境下人们为何做出利他行为。我们的研究关注个体在决定是否帮助他人时如何加工和整合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从共情-利他假说和代价-奖赏计算模型的角度出发考察利他行为的神经基础。我们开发了全新的实验范式考察个体在风险情境下的利他行为,改良了传统的捐赠任务考察个体在损失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并结合功能磁共振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计算模型分析、遗传学关联分析等多种认知和神经科学方法,揭示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影响利他行为的认知、计算和神经机制。
交通信息
联系方式
市内交通
地 铁:10号线到同济大学站(1号口出站)。
公交车:115、515、874、960、61、55、937、147、817、123、142、746路。
外埠来沪交通
(1)虹桥火车站→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虹桥火车站(地铁10号线,往新江湾城方向)→同济大学站(5号口出站)。
(2)虹桥机场→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虹桥2号航站楼(10号线,往新江湾城方向)→同济大学站(5号口出站)。
(3)浦东国际机场→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地铁2号线(往徐泾东方向)→南京东路站(换10号线,往新江湾城方向)→同济大学站(5号口出站)。
附:第一届心理与脑科学高峰论坛
首场报告成功举办
据新浪新闻中心“综合”栏目2017年05月19日15:22 报道:《第一届心理与脑科学高峰论坛》首场报告举办。
5月18日下午,正值同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期间,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特邀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韩世辉教授来校做“文化与自我认知:心理学与脑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学术报告,报告在云通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本场报告吸引了众多来自人文、生命科学、医学等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复旦、上海交大、第二军医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师生们也慕名前来,现场座无虚席。
,著名心理学家,文化神经学科领军人物,国际学术期刊《Culture and Brain》创刊人。
报告中的韩世辉教授
韩世辉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提出了“东方人与西方人在自我认知上是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随后,韩教授详细介绍了自我的文化差异及其脑神经成像证据。东方人具有互依型自我构念,常常在关系中理解自己;而西方人是独立型自我构念,更强调个体性和独特性。这种自我构念的差异可以被文化启动所改变。此外,东西方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身体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等不同维度。基于这些研究成果,韩世辉提出文化-行为-大脑循环模型(a culture-behavior-brain loop model),该模型指出社会文化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塑造着人类大脑,不同文化特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对应着不同的脑神经机制,而基因则从更深的层面影响着文化与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
现场座无虚席
韩教授的报告既严谨又生动。在近50分钟的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与韩教授就文化经验影响自我认知的心理和神经机制、未来人类行为和大脑可能的发展变化等焦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踊跃地举手与韩教授探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期待今后能与韩教授有更多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责任编辑:向昌明 SN123
文章关键词:第一届心理与脑科学高峰论坛 自我 文化
欢迎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