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岂能论斤卖
文/马永钦
“所有图书,全部论斤,每斤15元!”喇叭里播出了刺耳的声音,乍一听,以为是到了菜市场,可是这是在大街的交叉路口,我循声望去,只见高挑着大幅醒目的海报,周围熙熙攘攘有不少人。我一下子愣住了,心里感到莫大的恐惧与惊讶。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可毕竟不是粮食,怎么能像菜市场卖菜一样称着卖啊!感觉是价格坐标变了,找不到方向了。书论斤卖,无论怎么说都有侮辱知识的味道。毕竟读书是一种高雅有内涵的行为,将图书当萝卜白菜一样来卖,完全破坏了读书的韵味,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优雅的女子,转变为庸俗的市井泼妇一般。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按斤售书,不但不会加强人们对知识的重视,反而会让人从心中产生一种轻视,不利于知识的传播,书实在不能论斤卖!
在我的记忆里读书永远是一件高贵的事情,在书店里一站,一种归属感便油然而生,看到一本本书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不想去打破这份宁静,却无法抑制内心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而手捧一本书,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就如同鱼儿进入水中那般快活与自在,让人怡然自得,让人流连忘返……
我走近了书摊,图书好多呀,整齐整齐两大排,大部头的书居多。我走了一圈下来,发现围观的人多,真买的人少。顾客选好书称重后,好多选择不付款便离开,嘴里还嘟哝一句:想不到书本竟然这么重!论斤并也不便宜。不过也有人高兴地当场付款,认为拣到了大便宜。
姑且不说这种销售是便宜还是贵,书论斤就好比知识过秤,“各种图书15元一斤”怎么听都别扭,不合常理。就好比“猪论‘位’,羊论‘名’,黄金过地磅,煤炭上天平”实在是滑稽。
论斤售卖有辱于文化知识的尊严。当看到司马迁忍辱含垢、呕心沥血二十多年创作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成就的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去过秤、去论斤,实在是对创作者的极不尊重,更是对先贤的大不敬。
其次,将文学经典,同脑残小说一起打包,也是对文化的亵渎。“六经”之首的《周易》包罗万象,集三圣之大智慧,聚天地万物之灵;《道德经》,如大师所言,它就像一井水,无论你拿什么桶去取,总会有所收获。这些经典之作与那些“文化快餐”“名人自传”“评职论著”等混在一起,同样以重量而论价格,真是令人悲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如今,不再是看标价销售,不管何门何类,直接扔到电子秤上“以重论价”却让人感到书籍失去了应有的“重量”。这让作者情何以堪?又让读者作何感想?
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客观因素外,其中隐含的原因之一是“包销书”泛滥。比如一些“艺术家”办展览出的画册,一些“名人”出的自传书,一些“教授”评职出的“专著”,一些“专家”出的“论著”等,这些大都是自费——往往花数万元给出版社,印1000册,这1000册并不进入书店销售,而是直接丢给作者自己处理。这些在作者家中堆积如山的画册、自传、专著、论著,便是所谓的“包销书”。
书论斤卖,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目前书籍定价存在的泡沫化。有些书定价似乎很自由,一本书,往往高估了定价;特别是一些精装书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往往无人问津,最后只能沦为专门送人的“礼品书”;市场的不景气,在当下崇尚节俭、杜绝腐败的环境下,这类“礼品书”很难找机会“礼品”出去,“论斤卖”成为其必然的结局。
实际上,“图书论斤卖”为的博取人们的眼球而设计出来的噱头而已。其实,与打折图书价格基本相同。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向曾经说过:“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由此可见,书籍对人类的益处是极大的。首先,书籍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其次,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使我们做一个文明人;更重要的是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与写作能力。生活中如果没有书籍,就好像世界失去了阳光,生活中如果没有书籍,就好像人类失去了思想,生活中如果没有书籍,就好像夜空中失去星辰……书籍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当重要,希望大家尊重书籍吧!
作者简介:马永钦,男,1963年6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市管优秀专家。曾发表教研论文140 余篇,《教改热需冷思考》《对课堂改革的追问》《不妨尝试“文科理教”》先后发表在《中国教育报》。辅导过150余学生的作文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和获奖。业余喜欢写作,写有诗歌400余首;撰写散文300余篇,分为《亲情难以割舍》《舌尖上的记忆》《风景名胜游记》《生活碎片链接》《思维闪烁存珍》《追忆曾经岁月》《老年养生感悟》等七个系列。先后在《衡水日报》《作文周刊》《杂文月刊》发表40余篇。 (图片来自网络)
自2018年2月1日起奖励如下
万丈红尘三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