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女人多看书」每晚推送
回复「晚安」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文 | 祝小兔
来源 | 好好虚度时光(id:hhxdsg)
01
有个陈年旧事,我刚毕业时在一家杂志社上班,老板也算媒体界一位大佬,个人风格鲜明。
有次老板在电梯里,遇到设计部一位同事,看到他穿休闲短裤配了一双拖鞋来上班,出了电梯就通知HR总监,让这位穿拖鞋的同事以后不用来上班了。
当时听闻后觉得匪夷所思,但确有其事,老板的理论讲出来也很浅显:一个连自己着装都没要求的人,又怎会做出好的设计?
类似这种不成文的规定,在时尚行业里尤为盛行。品位,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作品,暗示着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求好的决心。
人们从不相信一个品位差的人能胜任传播美的工作,虽然也有个例,那也常常是拥有高超的审美后,对修饰外表的不羁。
后来我跳槽到另一家杂志社,最早时杂志有个名人家居栏目,做了几期后就做不下去了。不是因为栏目不受欢迎,是编辑们根本找不到选题。
一个人的家简直是他品位的终极呈现。有些人面上光鲜,穿着搭配都很时髦,可当他自信满满把你邀请进家,便一下暴露了里子。
地毯印满Fendi的logo,马桶圈要露出LV,这样一个家,想象下会好看吗?又能给读者提供什么有益的借鉴?
我倒是从此学到,不要随便请人去自己家,除非对自己的品位非常的肯定以及确定。
02
财富换不来好品位,品位跟财富一样平起平坐,甚至那些被强烈赞美的成功人士,也对真正好品位的人投以敬意。
这也是我在西方艺术界发现的一个重要秘密,那就是很多人投资艺术,不光是想要赚钱,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艺术品来展现自己的品位。
在很多西方人眼里,暴发户是一个令人蒙羞的阶层,一个夹着鳄鱼皮包的暴发户,远远赶不上只拎一个布袋子出门的教授,因为教授往往比他拥有更多金钱无法换来的品位和教养。
知识分子和手艺人受人尊敬,因为在他们在各自领域精益求精,有着更专业、更权威的品位。
而买艺术品就更考验品位了,被虚荣心驱动着购买,这样的人往往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会被夺眼球的事物吸引,容易受到潮流的影响,哪个艺术家被谈论最多就追哪个,买回来的艺术品很容易早早过时、甚至淘汰。
对于品位,虚荣心简直是最大的敌人。
有次在威尼斯,去了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回伦敦后到图书馆借回博物馆女主人佩姬·古根海姆生前写的自传,就被她的个性迷倒了。
她的收藏几乎涵盖了20世纪所有重要艺术流派,及该流派的代表艺术家。因为跟艺术家们私交太好,大家喜欢谈论她的八卦,而忽略了她独特的品位、毒辣的眼光和不惧别人反对的勇气。
她回忆自己的童年,父亲就很注重她的品位培养,注重教育,相比古根汉姆家族其他成员,父亲并没有给她留下巨额财富,但她热情好学,也因社交圈改变了自己的修养,投资的艺术品大都没有花大价钱。
即便像佩姬这样的女性,好品位也不是天生的。
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她一度去书店打工,打理琐事,等店员们吃午饭时才得空看书。她也曾混在波西米亚气质的艺术家群里学习新的风潮。也曾因无知被大家嘲笑,但她极其善于学习。
人人都喜欢好品位的人,这也是她为什么交得那么多优秀作家和艺术家朋友的原因,尽管她并不是出众的美人。
颜值低不会让一个人丑,无趣味、差品位、低眼界才是真的丑。
03
那么如何培养好品位?
如果我们外表整洁,懂得礼义廉耻,有不错的教养,至少拥有了及格线。
另外,要对未知保持好奇,保持敏感,大量接收信息,多多益善地尝试,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
体验过最好的,遇见过最差的,最后筛选、辨别、甚至挑剔,直到生产出自我审美体系,而不是早早建立狭隘的审美边界,像从未走出过家门的那种眼界。
好品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艰苦的工作,也需要耐心,每一天都是在自我成长和积累。就像喜欢艺术,阅读文学一样,没有大量的积累,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品位没有贵贱,各有各的风情,一个真正懂生活的人,品尝的是一杯香槟还是一杯气泡水,关键是那一刻他是否因此感到生活的惬意,心情的愉悦,而不只为了显摆。
我眼里的好生活,是喜欢的食物配上合适的容器,阅读到心仪和欢喜的书,有一个愿意花时间去培养的爱好,因为凡事必然要付出极致的专注,才能变得昂贵和精彩无比。
生活的现状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品位,恰恰相反,我们的品位和眼界,决定我们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做什么工作,交际圈和行为方式。
我相信真正好品位的人,他们也许偶尔触碰下线,但绝做不出太劣质的事情。Best taste makes best person。
懂美的人,不太会做出丑陋的事。
-END-
作者:祝小兔,“好好虚度时光”平台联合创始人。,前《时尚芭莎》人物报道及专题总监,后到牛津进修当代艺术史。图书策划人、上海作协会员,已出版散文集《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万物皆有欢喜处》、《过去现在,一并深爱》。微信公众号:好好虚度时光(hhxd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