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曲家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周二正式推出自传《摘下面具》( ‘Unmasked’)。音乐剧爱好者将从中一窥这位传奇音乐人的成长经历与感情生活,以及音乐剧后台发生的故事。
作为当代最知名的音乐剧作曲家,韦伯的代表作包括 1978 Evita)、1981 年的《猫》(Cats)和 1986 年的《剧院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等选段的影响力超出了舞台的界限,成为流行文化中的经典符号。这些作品使韦伯成为史上最卖座的作曲家:《猫》在伦敦西区连续演出 21 年,在纽约百老汇连续演出 18 年,而这一纪录最终被《剧院魅影》打破。2012 年,该剧在百老汇完成了第 10000 场演出。
周二面世的自传从韦伯的童年一直写到 1986 年《剧院魅影》的首演,追溯了从一个音乐世家的孩子走向艺术生涯巅峰的历程。韦伯的家庭充斥着作曲家、钢琴家,这让他自幼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在自传中,韦伯回忆道:“对我们来说,‘B’就代表着‘波西米亚’。”1960 年代以摇滚为代表的英伦文化对韦伯的未来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能够同时驾驭流行与古典风格,这也正是他备受喜爱的原因所在。
在自传中,韦伯没有回避他复杂的感情经历。与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交往时,韦伯尚未与第一任妻子分手,对此他没有作出辩解。书中不乏他的自然流露,比如这句:“我猜,总有一天,自己会谈一段正经的感情。”
一些有趣的生活细节还将使读者对韦伯的音乐有不一样的理解。韦伯用一整章记述了陪伴他童年的宠物猫,熟悉音乐剧的观众自然会联想起他的经典作品《猫》。这部音乐剧的灵感来自诗人 T. S. Eliot 有关猫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诗集《老负鼠的猫经》( 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这也是韦伯童年时钟爱的作品。
不过,自传标题《摘下面具》或许有误导读者之嫌。韦伯并没有像他笔下《剧院魅影》的男主那样,在面具摘下的那一刻将秘密和盘托出,而是只点到为止地透露了部分成长经历。500 页中的重头戏是他在音乐剧行业的打拼。除了在《剧院魅影》中担任过女主的莎拉·布莱曼,韦伯详细记述了他和 Tim Rice、Cameron Mackintosh 等音乐人的合作与交往。读者将看到,韦伯如何通过一场场彩排缔造了那些经典,乃至成立个人的制作公司。
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开始关心艺术行业的生产与组织形式,但大多数观众甚至研究者对舞台背后的故事仍知之甚少。作为业界的顶级权威,韦伯或许将帮助观众摘下这个行业的面具。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长达 500 页的自传仅仅记述到 1986 年《剧院魅影》的首演便告谢幕,距今已超过 30 年。目前还无法确定,韦伯是否计划继续创作第二部。在自传尾声,韦伯承认自己不知不觉就变得有些啰嗦,而《卫报》( The Guardian)的评论完全没给这位大师面子。“韦伯或许是音乐剧的行家里手,”评论写道,“但他还得学着一点:讲自己的故事时,少即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