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独坐书斋、独步文坛、独立抗争,
他 狂放不羁、锋芒毕露、风流多情,
他 博闻强识、皓首穷经、纵横捭阖,
他 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
他 用一支笔震撼海峡两岸,
用一张嘴影响无数华人。
他是李敖
阅尽人情世事,
豪显文采风流。
“我的职业和屠户有点儿像,
就是每天要杀许多猪。
只是他用刀,
我用笔而已。”
——李敖
他为他的理念,会有相当的执着。所以,很多人说李敖先生是一位侠骨柔肠的好朋友,也是很难缠的敌人。
——
本书为李敖八十岁时写的自传,台湾版书名为《李敖风流自传》,中国大陆首次出版。全书40多万字,五百多个小节,41幅照片插图。
李敖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记取了自己一生中的点滴片段,从中既能了解李敖八十年人生岁月的主要经历,也能体会他在特立独行、嬉笑怒骂、桀骜不驯和爱憎分明之外的勤奋、仗义、深情和勇敢。
李敖是一个独特的人,有独特的经历,有独特的人格。
整部书稿近似笔记体,每个章节短小精悍,内容嬉笑怒骂,堪称一部尽得文采风流的浮生杂忆,也是一部耄耋老人对人生、世事、情感、修为等平生履历的通达彻悟。
李敖,生于1935年。在北京读小学,1949年随父母去台湾。台湾著名作家,近代史学者。著有《李敖大全集》80册,三千万字。为人特立独行、行文嬉笑怒骂。他一生做战士,树敌无数,毁多于誉;一生勤勉笔耕,著作等身,才情兼备;一生风流倜傥,情深意重。他是一个传奇,是一本大书。
老太趣闻
一、我母亲活了九十一岁。她在五十以后,就预设防线,以玄言妙语,闪烁年龄。每遇不识相者问她几岁,她的统一答案是:“你看像几岁就几岁。”原来老太太的高寿是“浮动汇率”式的,老而弥诈、高下随之。如今我也老不堪言,每思老太太的统一答案,深感学问渊深。我的客观系于你的主观,多妙啊!
二、我住豪宅,妈妈李老太住楼下。二十四小时看护、菲佣照顾,白天加派学生陈境圳。为了更安全,除浴厕外,又加装闭路电视,楼下如有意外,立刻得知。李老太是何等人物!她很快查出闭路电视有死角,她拉境圳到死角,说我坏话。第三天,我笑着说我都知道了。老太长叹一声:“唉!知人知面不知心哪!”
三、老太回北京,她的妹妹(我们叫三姨)来接她。她嫌三姨,厉声声明不许拥抱、不许哭,高姿态一如西太后。老太离开北京不久,三姨就死了。三姨的儿子写信向我抗议:“我妈连批斗都斗不死她,却被你妈斗死了。”我深知老太不好相处,乃买电视机送三姨之子,消灾了事。
四、三姐夫石锦教授开玩笑:“我们家啊,:李老太和李敖。”李老太就是我母亲。她生了二男六女,可是只愿跟我住。有一天,她愁眉不展,我劝她出去走走啊上个教堂啊打个小牌啊,她说:“为了你的名誉,我不能出门啊!”问为什么?她说:“我一出门,就要说你坏话!”
五、同栋大楼中,我住楼上,老太回国后,为她买了楼下。二○○○年,老太死的当天晚上,菲佣Rose要求上楼来睡,因为“怕老太太的魂回来”。小屯说:“中国人死了七天后,魂才回来,你今晚就怕吗?”Rose说:“菲律宾人死了三天,魂就回来了,所以怕得要早一点。”小屯笑起来,立刻同意了。
钱穆印象记
钱穆身穿府绸小褂,个子很小,满口无锡土音,乍看起来,长相与声名不太相符,简直使我有点怀疑眼前这位,是不是就真是钱穆。他为人极为亲切,对我们两个高二学生全无架子,聊起天来。我向他请教治国学方法。他说并没有具体方法,要多读书、多求解,当以古书原文为底子、为主,不受他人成见的约束。
书要看第一流的,一遍又一遍读。与其十本书读一遍,不如一本书读十遍。不要怕读大部头的书,养成读大部头的书的习惯,然后普通书就不怕了。读书时要庄重,静心凝神;能静心凝神,任何喧闹的场合都可读书,否则走马看花,等于白读。选书最好选已经有两三百年以上历史的书,这种书经两三百年犹未被淘汰,必有价值。新书则不然。新书有否价值,犹待考验也。
我去看钱穆的时候,手中拿着我的《李敖劄记》第二卷,钱穆接过去,翻了一下,看到第一篇我写的《梁任公上南皮张尚书书》,他很惊讶,问我梁启超这封信的出处,我告诉了他。这件事,使我有两点感想:第一,他不耻下问,真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风度,令我敬佩;第二,他竟不知道这封信的出处,他的学问的广度令我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