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价格排行 >【观点】李德顺:与生活者谈人生

【观点】李德顺:与生活者谈人生

2023-05-10 14:56:27

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关于人生哲学的思考,需要走出各种现成话语的迷宫,采取现实“生活者”的视角,抓住我们生活中“实然”与“应然”这一基本矛盾,给予完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而确立合理健康的人生理念。探索生活中“实然与应然统一”的过程和境界,应该是我们构建自觉人生理论的一个起点。


人生哲学既不同于仅仅以人的自然生命或心理活动为对象的生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具体学科,也不同于以人的某一方面社会关系及其运动为对象的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具体学科。人生哲学的使命,是要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社会生活的过程,回答人生面对的基本问题,探讨人生实践者应该以及如何形成自己有效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

01

人生哲学的传统叙述

自古以来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极为丰富,并且有“哲学即为人生之学”一说。但已往的成果多散见于各家各派的学说之中,尚未像哲学本身一样,形成较为清晰的学科面貌。从形式上看,至今我们见到的有关人生哲学的论述,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是思想史、哲学史式的叙述。即以思想史、哲学史上有关人生问题的思考为线索,或重新整理阐述相应的思想史或哲学史成果,或重点阐发前人思想对于人生的哲理启示,等等。这些叙述并不注重独立出来自成系统,以构成较为完整的人生基础理论。迄今有影响的人生哲学著作多属此种类型。



另一种是专题研究式的叙述。即选择某一层面或某一角度的人生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的专门探讨,如“人性论”、“自我论”、“生活论”、“美德论”、“幸福论”、“宽容论”,等等。这种探讨往往交叉采用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或材料,将史与论融为一体,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可以说,它们提供了人生哲学某一或某些方面的理论,但彼此之间需要结合实际的互相关照和进一步整合。

第三种是思想品德规范式的叙述。,,较系统地表述人生观教育的具体内容。这一类人生哲学叙述,多将个人融于社会,而较少就个人的人生问题加以展开;多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具体规范及其认同,而较少涉及人生的“元”理论层面,因此它们亦未形成相对完整的人生哲学体系。目前见到的国内人生哲学类教材及辅助读物,以此种类型居多。

第四种是自我感悟式的叙述。有不少名人传记或自传体的叙述,是以某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成就为线索,详细地描述一个人的人生过程和体验,在讲人生的“故事”中展示人生的某些“道理”。这样的书往往为人们喜闻乐见,其影响也很大,但由于它们往往太过个案化,未必能够成为他人亦可重复的经验,因此很少能够进入理论研究和系统教育的视野。

不言而喻,迄今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还需要更加系统化的学理探讨和阐述。其中许多重要的问题,目前仍是争议的焦点。如:什么是人生的基本问题?究竟怎样看待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与人的命运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对人生背景和条件(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与对人生的价值诉求和选择之间,是否能够以及如何统一起来?以社会为本位与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思考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它们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等。前人许多有关的深刻观点、精彩论述和有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定的共识,或为形成共识提供理论基础,其中尤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提供的人生哲理最为突出,更有待于挖掘和整理。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人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活动和实践的特征、社会历史规律的形成和作用、个人的社会权利和责任、人的命运和人类解放的前途等重要论述,至今尚未被充分地理解为其中包含着一种新型的人生哲学体系,从而可以将其充分运用于系统地回答人生问题。甚至还存在着相反的情况:马克思的理论常常被说成是描述与个人无关的、或仅仅从外部支配着人的命运的神秘因素的理论。因此导致一些人的误解,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自己的“革命哲学”,没有人生哲学;或者认为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生哲学,因此只有宏大叙事,没有人生关怀等等。可见,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新型人生哲学不仅十分必要,也势在必行。


马克思与恩格斯


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和人生观理论的探索,不仅与每个人有关,而且对于社会秩序的健全稳定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挑战,给人们的人生观思考带来了更多新的问题,人生观的构建和教育问题地位越来越突出,意义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需要从当代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为工具,清晰透彻地阐明人生知识论和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阐明一套较为完整的、当代先进的人生观基础理论。

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深入全面地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和帮助人,努力建构当代中国人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大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精神保障。这不仅是哲学基础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更为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人生思考所急需,具有长远的文化建设意义。


02

直面人生的基本问题

思考人生就要直面人生。当我们跳出书本话语着眼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会体验到,人的一生经常会遇到许多无法回避却令人疑惑或烦恼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到“人为什么活着”,中到“幸福在哪里”,小到刁蛮女友的狡黠考问:“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数不胜数。而从哲学上看,这类问题往往预示着一种困境,就是使人处在“实然”与“应然”的两极张力之中。这种张力犹如一潭浑水,让人身陷其中,不得不挣扎,却又不容易看清方向。

比如,究竟该怎样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若从实际上看,地球上古往今来生活过的无数个人,恐怕没有一个人是先想好了“为什么而生”才出生,想好了“为什么而活”才活着的。可见每个人的“活着”,首先是个不容置疑的“实然”,并不是他自己选择的“应然”;然后,每当人们提出或想到“应然”,即“应该怎样才活得好”的时候,他却已经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情境之中,他和其他每个人一样,已经有了一定可选择或不可选择的范围,因此也就有了“活着”的具体理由和目标。这些理由和目标都是实实在在、具体鲜明的。

例如,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其自传的序言《我为什么而活着》中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其实很多人都是同他一样的,“活着”的理由和目标十分明确而具体,有时甚至更为简单和直接:对于不少人来说,他们身为父母,就是为子女而活着;他们身为教师,就是为学生而活着;他们身为艺术家,就是为艺术创作而活着;他们身为创业者,就是为自己的事业而活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实实在在地活着的理由和目标,这是真实的人生最常见的真情实景。

那么,这些理由和目标是否体现了人生应有的意义?或者进一步说,应该由谁、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些理由是否正确合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碰到的恰恰是这方面的一些恼人的问题。由于每一种理由都可能遭到一些人的轻视或非议,比如觉得这些理由只是“某种人”的,而不是“人”的,所以还不够“彻底”,不够“高大上”,不够“终极”,于是就产生了许多纠结,使人陷入了两难。



再如,对于“幸福在哪里?”就有两种常见的回答路径。一种是,幸福像太阳或上帝一样,只有一个,固定在天上的某处,人们只需找到或接近它,就能获得唯一真正的幸福。但一般人却难以做到,于是就得听从“圣贤”或“先知”的指引。在这种情况下,提问“幸福在哪里”就往往是一个预先有了现成答案的设问,其用意在于启发和引导人们朝向某一“应然”的方位。但这样一来,如何保证“圣贤”、“先知”的教导一定正确而有效,也就成了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另一种是,人们发现幸福并不是一个成型的外物,

而是人自己的实际状况和感受,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实然幸福不幸福体验。既然如此,那么与其问“幸福在哪里”,就不如问“你(我、他)的幸福是什么(在哪里)”更贴切了。但这样一来,又可能面对主体及其理由和目标多元化的杂陈,难以形成一致结论。比如一位球员认为“我的幸福是比赛时赢球”,而这意味着要让对手输球,对手可能因此就会不以为然。于是,面对主体多元的“幸福”概念,人们也会陷入两难。

至于刁蛮女友“先救谁”的考问,男孩的每一个直接回答似乎都有风险:如果答“先救妈”,女友会说“你心里没我”;如果答“先救你”,她也会说“连亲妈都放弃的人谁要!”或“你不是真心的”……虽然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调侃,却实际上反映出生活中某种强势的逻辑:先让你忘记了“实然”的前提和条件(如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两人同时落水,女孩会不会游泳等等),而专究其“应然”,并借用“应然”固有的多元性,随意变换立场来否定你的选择。这种“两头堵”的调侃逻辑的诀窍,是预先隐蔽了人们依据实然来选择应然的权利,从而使生活中通常可以很自然地解决的问题,变成了动辄用来折磨自己和他人的难题。

如此之类的人生问题数不胜数,层出不穷,恐怕谁也无法毫无遗漏地逐一列举出来,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地给出令人信服的“唯一正确”答案。

所以说,人生确实有“问题”,而且有“大问题”!这些问题既切近又玄远,既特殊又普遍,既复杂又多变。要想弄清楚它们,需要使用哲学的抽象,对之加以归纳提升,然后进行有条理的分析综合,只有这样,或许才能找出思考和回答的出路。有鉴于此,我们的人生哲学研究要做的一件事,是将各种人生问题归结起来,从哲学上究其根本。这里不妨先将其大体概括为两大方面,或两大基本问题:

一是从“实然”角度看“何为人生”。这属于对人的存在、本性,生命和生活的本质,人生的形态、过程、条件、规律和趋势等一系列现象的科学认识问题,要求客观全面地理解人生的“实然”状况。如:人原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发生和演变的?人生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如何?人生有真理和最高真理吗?人的价值和命运由什么决定?古往今来的人生是怎样渡过的?它们说明了什么?如今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等等。大体上,这些都可以归纳为“人生存在论”和“人生知识论”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方法,依据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事实和丰富知识,努力做出切实有效的回答,从而为形成自觉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二是从“应然”角度看“人生何为”。这是有关人生的理想、目标、追求、评价、选择和创造等一系列含有价值取向意义的问题。如:什么是我们理解中的人生真假、善恶、美丑、得失、祸福、荣辱、成败、升沉、进退、轻重、缓急等等?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怎样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掌握和运用好人生的价值标准,创造和实现有价值的人生?……这些大体上属于“人生价值论”、“人生价值观”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只有在对前一个问题有自觉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自觉的抉择,解决好人生的主体定位和价值导向问题,才能确立切实有效的人生信念、信仰和理想,形成先进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问题的两大方面或两大问题之间,在实际体验中总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的基本问题和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但是,在形成必要的理论分析方法和自觉观念之前,人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和叙说往往有一个毛病,或者说有一个误区,就是不注意弄清这两大问题的差别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以往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不同的问题搅和在一起。无论把“应然”的价值问题当作“实然”的知识和真理问题,还是把“实然”的知识和真理也当作用“应然”剪裁出来的价值判断,总之是以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同样性质的,因此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并解决。或者反过来,当人们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实然”与“应然”完全不是一回事的时候,就以为二者必有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至少它们彼此之间没有联结,互不相干。因此可以把它们分别开来,予以各自孤立的对待,用一个否定另一个。

如:你若承认,是“实然”的力量决定了一切,那么你除了接受现实,追随潮流,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形势以外,还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只能随遇而安,低头认命;反过来,如果你执有某种“应然”的坚定信念和理想,那么你除了忠于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信念之外,还不能对现实有太多的理解和宽容,在“不理想”的现实面前,就只能曲高和寡,愤世嫉俗,甚至一意孤行,不可一世。

可以说,我们现实中的诸多人生困境或人生焦虑,比如受机械决定论影响的人生心态,或者受价值主观主义影响的人生唯意志论心态等等,从思想根源上看,种种表现大都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不充分或思考有偏相关。就是说,分不清这两大问题,弄不清这两大问题之间的关系,恰恰也是我们人生中长期存在着的一个“大问题”!

总而言之,对于个体生命历程而言,“人生为何”与“人生何为”是人生问题的两大基本线索。两大问题的合理分野与良性互动,是我们思考人生问题的基本思路。两条线索既相互区别、相互矛盾,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实践中走向统一,应该是我们建构人生哲学的主线。


03

探索现实“生活者”的视角

基于人生问题的主线,我们需要跳出种种偏执成见的束缚,选择一个“现实的人”的视角,即与现实中每个“生活者”共同思考和彼此对话的角度,来探索一种现实的人生哲学。

首先,这个视角不同于“文本解读式”的叙述。就是说,对中外思想史上经典著作的解读和整理,尽管以往已经做了很多,却并不能代替关注现实问题的思考。诚然,对中外思想史上有关成果的梳理和分析,一定能够为我们的整个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我们却不必把这个整理过程原封不动地端上来,使现实淹没于话语的海洋。前人和伟人无论说了什么、怎样说,他们的文本都是他们对自己时代人生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有些现在还是问题,有些则因时过境迁而不再是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而且需要面向现实,直接提取文本中的有效问题或答案,将其作为进一步思考的起点。

恰如黑格尔所言,哲学史昭示的乃是我们自身的生成。思想史不是发黄了的文本的堆积,而就是人类生活在时间中的展开。人类生活在以往时间的展开与在当下时间的展开都是历史。历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既一脉相承又非一成不变,既承前启后又不可前后颠倒。重要的是,只有把人类生活在当下时间的展开作为背景,我们才能进入与现实“生活者”共同思考和对话的语境。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次,这个视角也不同于“规范灌输式”的叙述。就是说,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但大多不是在荒山野岭,而是在人群熙攘的地方。人多的地方总要有秩序和规范,就像车多的地方总要有交通规则一样。因此规范不容忽视,特别是管理者和教育者,更要重视将这些规范灌输给人们。但是,现实中许多规范,包括经济、、道德和文化特别是法律等领域的无数规范,作为规范,它们无非都是一些具体结论性的原则和要求,告诉人们应该或不应该怎样做。就是说,规范毕竟是“果实”,还不是“果树”。这些规范固然代表了人生中极其重要而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但是它们的形成过程和逻辑前提更不应被忘记。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接受一切现成的规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就只能做现实的奴隶,而不能做历史的主人。

现实的“生活者”不应做奴隶,而应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既然如此,我们的思考就不能仅仅着眼于现成的或自己打算发明的规范,一味向人们呼吁和传播,而应注重从“元理论”即规范的前提和形成规律中,说明规范的必要性和条件性,与大家一起提高理解规范、掌握规范、执行规范和创新规范的意识与能力。

最后,这个视角还不同于“自我感悟式”的叙述。就是说,任何人,特别是那些“成功人士”或“传奇。人物”对人生的叙述,都一定有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在内。这些感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了个人与其他人根本不同的环境、条件、机遇和个人素质等等。这样的感悟具有纯粹的个人“自我”色彩。这些感悟和叙述能令人感叹或艳羡,却往往是连他自己也不能重复,对他人来说更无法模仿;另一种是反映了个人与他人大致相同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人生机遇和个人素质等,因此能启发或激励他人,引起共鸣。这样的感悟才与普通人的生活有共同性,显示其“公共性”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用“成功人士”或“传奇人物”的特殊个案来代替普通人的生活,也不能用仅仅是作者自己喜爱或擅长的话题,代替对大家来说具有公共性的一般问题。

我们要尽可能找到普通“生活者”的感觉,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把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而不是站在少数雄心勃勃的大人物或主宰者、教导者的立场,来探寻和思考人生的问题。

那么,“现实的人”的视角有什么特点呢?

现实的人是各种各样的,可以说,每一个现实的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尽管如此,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具体地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有血有肉、有需求有个性、有权利有责任、有遭遇有命运的个人。这些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角色和名称:在家庭中是“子女”或“父母”、“兄弟”或“姐妹”、“丈夫”或“妻子”等;在国内叫“公民”或“国民”,在本国以外则叫“侨民”、“访客”或“外宾”;在企事业单位里叫“职工”、“员工”,或“白领”、“蓝领”;在党政系统叫“党员”或“非党员”、“领导”或“群众”、“官员”或“百姓”;在经济领域叫“生产者”或“消费者”、“经营者”或“劳动者”;在文化艺术领域叫“作者”或“读者”,“演员”或“观众”;在社会上叫“从者”或“行业者”,“专家”或“发烧友”、“精英”或“草根”;在事业上叫“创业者”或“奋斗者”、“成功者”或“失败者”;在娱乐界叫“明星”或“粉丝”……总之,现实中个人的角色和名称极其多样,似乎是不可穷尽的。但作为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个人,这些名称归根到底都有一个共同的涵义:“生活者”,即人类现实生活的实际承担者。



“生活者”对人类生活的承担,不论是自觉选择的,还是境遇造就的,不论是处在社会分工和分层的哪一个位置、哪一个环节上,也不论彼此之间是否发生着利益的竞争和冲突,他们都是构成人类的现实生活所必然存在、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了人们的这些身份和与身份相关的活动,也就没有了现实的人类社会和社会的现实生活。这样的人,也就是占人口绝对大多数的“正常人”、“平常人”,或“人民群众”。

用“人类现实生活的实际承担者”(简称“生活者”或“人民”)这个概念来称呼这些人,仅仅是为了排除那些出于某种恶意而仇视整个人类,并有意破坏人类正常生活,甚至企图毁灭人类的、极少数“坏人”。我们不能因为世界上有这种极个别的人,就忽视了对人生主流的思考,更不应放弃对自己生活的审视和追求。

与单纯的书本话语和自我抒发式的话语陈述相比较,以现实的“生活者”为视角的人生思考,至少应该保持这样几种特点和风格:

一是不回避现实,不歧视“常人”的基本生活,以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为对象。从现实的人出发,就要正视生活中的“实然”,实事求是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重要问题,从中发现和回答“真问题”。

二是自己在场,“设身处地”地思考和回答问题。对于人生,谁都不应该作“打酱油”的旁观者,也不应把自己当作超凡脱俗的圣人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遇到问题时,可以想一想:“如果是我,应该和能够怎样?”既不想入非非,也不轻易放弃,学会在实践中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三是同情理解,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人共同探讨,尊重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与责任,少对别人指手画脚,苛求责难,不说或少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大话和空话。要“与人为善”地主张和建议,共同探索建康和谐的人生之路。

以现实“生活者”为视角的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要站在主体的立场上,作为现实生活的推动者来观察和思考人生问题。首先要力求看清和理解我们生活的“实然”,包括它的来龙去脉;然后要力求从“实然”中发现我们所向往的“应然”的来历,用以说明“应然”的实际涵义和实现条件,确立合理的“应然”目标和标准;最终是要从实际出发,探索从“实然”走向“应然”的路径和前景。总之就是寻找我们生活中“实然与应然统一”的过程和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的人生将过得踏实、从容而大气。


本文原载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暨基地

邮箱:bjwhfzyjy@bnu.edu.cn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传记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