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这段话是否唤起了你的记忆。
作为初中课本第一篇古文,《童趣》成了很多人对古文最初的记忆。
那时并没有关注过作者沈复,也没在意这篇文章的出处——《浮生六记》
“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周遭的一切。”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
余曰:“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
《闺房记乐》颇有吾家少年初长成的感觉,当那个“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孩童成为少年,与青梅芸娘相伴,潇洒快活,少年意气。
《闲情记趣》写在生活中,养花、选石、画画的一些乐趣。
《坎坷记愁》写妻子不为父母喜欢、功业不如意、人生坎坷的经历。
《浪游记快》写游山玩水,入深林访古寺的游记。
失意的文人,情深的夫妻,两三知己的好友,寄情于读书写字作画,闲时便游山玩水,邀朋访友,宴饮作诗,用心经营生活的乐趣。
在这些明清散文中没有文人刻意的豪迈奔放、没有慷慨悲歌,也没有太多的家国情怀,关注的都是身边真实的生活。
读书小贴士
大家若是对这本书感兴趣,不妨一边读原文,一边读林语堂先生的英文译作,一举多得。
文案:韩希希
排版:韩希希
审核:夏玉瑜 刘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