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可要欣赏,然后就去远行。
唯有不等花谢,才能记得花红。
有酒可要满饮,然后就去远行。
唯有不等大醉,才能觉得微醺。
有情可要恋爱,然后就去远行。
唯有恋得短暂,才能爱得永恒。
--李敖
就在上周,霍金的去世使世界失去了一位智者。而就在前几天,李敖去世了,使中国失去了一位“狂人”和一位“说真话,明是非”的人。
其实,在小编看到李敖去世的之前,小编并不了解李敖个“狂人”。相信很多小伙伴的情况应该和我一样。但当小编去深入李敖后,小编不得不打心底佩服他。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去了解李敖的“狂”。
老夫聊发少年狂
李敖是个实在人。别人一出书,往往依着出版商的策略,一遍遍念叨自己著书的不易、出版的艰辛,他却说这本书是“自庆”之作,只花了四十天就写完,自吹自擂、目无读者。仅凭这段话就足够让一批自居端正的知识人恼怒——才写了四十天?不认真!自吹自擂?不要脸!但这就是李敖,心大。,苦难经历得多了,但他很少兜售苦难,,他也是笑着进、笑着出。
有人说他自恋到极致。的确,证明李敖自恋的例子不胜枚举。他在自传里把自己和鲁迅等而论之,又说别人不吹捧自己,他才自卖自夸。李敖最有名的一次豪言,我至今犹记:
“五百年来中国白话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这一辈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凭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
他还四处放言,称自己“将成为第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结果有人向汉学家马悦然求证此事,马悦然说:“他(李敖)寄给我那么多书,但我一本都没看过。因为要看的太多,顾不过来。另外,我看书习惯自己挑。
李敖虽狂,但却是“一个中国”的坚定拥护者。在当初那个年代,为了这个“拥护”,李敖也是受尽百般磨难。
在台湾,。,。改革后,专制的天下渐渐变色,。,。他内心认同的是“一个中国”,所以,。
旧时王谢堂前燕
李敖誉谤一生,但活得潇洒。古来圣贤皆死尽,唯他李敖喋喋不休。他的一生值得书写,跌宕起伏的经历与学贯古今的思想积淀出厚实的生命厚度。李敖写过很多书,字数加起来比梁启超还多,但他的人生比这些书还要精彩。
而一部《八十自传》很好地概括了李敖的一生,《八十自传》里可以管窥李敖如今的心态。对于身前生后事,他看开了,但他的看开并非不计较,他反对对污浊之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怒斥集体的沉默。即便头发花白,他的文字仍充满力量,不是“和谁都不争”,而是“一个也不宽恕”。
《八十自传》也是读者回望现当代中国的一个良机。人物传记作为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对后人回顾历史发生的真实面貌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李敖丰富的一生恰恰是我们走入中国现当代历史的一个楔子。
对于李敖去世,网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缅怀
香港作家马家辉说:“拳王阿里年轻时打出一拳,有三百磅,老去之后,打出一拳,仍然有一百八十磅,比百分之九十的拳手都更有力量。(李敖)他正是”文化阿里”,于老病之际挥拳,仍然足以把你打死。”如今,一生狂傲的他,半个世纪风风风雨雨,也终于到了画上句号的时刻。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李敖绝不完美,甚至自大自恋,但身处历史巨变的时期,他为中国知识分子做了一个表率,他的一生对得起知识分子的良心。
最后,
让我们用李敖的一句名言
来悼念这位“不可一世的狂人”
其实,这就是人生,你不能全选全得,你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不取就该坦然面对有所失,有所失就有所得。
图文编辑 | 杜健松 刘旭东 文江宁
责任编辑 | 杨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