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此文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级)专业2016级网络辅导班和面授班学员在《儿童主体性发展与教育》课程中的作业,文章点赞率将成为授课师资曹慧老师评定小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此文对你有益,请积极点赞哦。作为作业,也可能存有不完美之处,欢迎大家前来一起讨论。
Part
1
自从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很多家庭都在考虑,到底要不要二胎?看到别人家两个孩子一起玩乐打闹,自己家的孩子孤独落寞的样子,有很多人也想再要一个孩子。既然想要二胎,家中的老人会说,一个孩子也是忙,两个孩子也是忙,俩孩儿年龄相差小,又能玩到一起,所以想要二胎要趁早。可是这种经验式的说法,符合科学吗?
Part
2
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常见的二胎场景:俩宝同时争夺妈妈的爱。这时,敏感的妈妈会兼顾下老大“失落”的心情,可是更多的妈妈这时都会基于“本能”来照顾老二,完全忽视老大的心理需求,遇到什么事都要求老大“要懂得谦让和照顾弟弟或妹妹”,以致于很多成年后的老大还会觉得妈妈偏心,更有甚者会形成“妈妈只爱弟弟(妹妹),不爱我”的自传体记忆,若父母没有觉察,未及时向老大澄清“父母也爱你”的事实,老大的童年往往会因此而蒙上一层灰色,影响到其自我的发展和亲子关系。
在我们的咨询过程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案例:来访者是位50多岁的中学教师,不远千里飞来找我做心理治疗,本人正处于更年期,目前她的母亲已去世2年,父亲也卧病在床,或许这些内外压力因素,导致她心理出现了问题。
在咨询过程中,令人惊讶的是她痛不欲生的主诉内容:父母偏向小她两岁的妹妹,这种偏向,从妹妹一生下来就开始了!这种困扰曾经从两岁开始就折磨着她幼小的心灵,她历数父母偏向妹妹的种种,无非是好东西都给妹妹吃了,睡大通炕时,妈妈搂着妹妹在里头,而自己在外头又冷又怕……等等,这些不良感受一直伴随着她的童年,感觉真的生不如死!很痛苦!其实她还有个弟弟,小她6岁,但是她从没觉得父母偏向弟弟!……
Part
3
为什么会这样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二胎场景和上述的案例,我们就想弄清楚究竟二胎之间相差几岁比较合适?怎么样才能不伤害老大,又能照顾好老二呢?仅靠母亲来平衡就行吗?于是我们小组成员就从儿童主体性发展观出发,通过学习考察临床婴幼儿的脑神经和身体重要器官的发育过程,结合心理学的理论,以及孕产妇的身心康复情况,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要优生二胎,二胎之间最佳年龄差是6±2岁。具体原因如下:
01
儿童主体发展观的要求
“主体”是指从事活动的人。主体意识是指从事活动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活动中的地位、责任和义务。主体性发端于教育学,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发挥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心理学角度,“自我”的概念包括主体性的“I”和客体性的“me”。
主体的“I”主要有自我意识,自我的驾驭能力、自我的连续性和自我的和谐组成。客体性的“me”主要包括物质我、精神我和社会我。两个自我的发展是交互促进发展的,主体的“我”在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会不断分化出更多的客体“我”,而客体“我”之间又不断地整合出新的主体“我”。也就是说客体我越丰富,发展的越好越有利于主体我的发展。
而影响童年期主体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亲子依恋关系、父母有帮助的自我叙事和婴幼儿的自传体记忆等,如果二胎之间年龄相差太小,势必会因为母亲的疏忽、缺少情感共鸣等影响到老大的主体性发展水平。
02
人类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脑科学研究证实0—3岁的幼儿,脑神经网络已形成80%,这是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出生6个月,脑重量比初生时增加1倍。 2~3岁时为初生时的3倍,是成人的3/4倍。4—7岁,脑神经网络已形成90%,孩子个性在此阶段形成。7岁时的脑重量是初生时的4倍。7—12岁,脑的神经网络均已稳定形成,脑的重量与成人脑十分接近。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不仅仅是俗话,更是脑科学研究的结果。
另外,从儿童主要身体器官的发育过程来看,儿童肌肉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五六岁以后,一个是性成熟期以后。肺的发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心脏大小基本维持原状,2~3岁时,它的重量迅速增加到初生时的3倍 以后增加缓慢,到青春期后,会猛增到出生时的10倍,心脏发育成熟。
也就是说,在儿童婴幼儿期,特别是三岁之内,作为父母家人,要特别细心喂养呵护孩子的原因所在。而4-6岁后儿童的身体发育相对稳定和强壮。所以考虑到老大的身心发展状况,二胎之间的年龄差至少 要大于3岁。
03
精神分析流派的相关理论
从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理论可以看出,5岁之内的自恋性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心理成长过程的必然。而2岁之内,婴幼儿虽然身体上与母亲分离,但内在情感上是完全与母亲粘连的自体表象期。也就是说妈妈就是婴幼儿感知自己的镜子,婴儿对自己存在的认可与否定,完全仰仗妈妈的存在和态度。这时候如果母婴强行分离,或者环境刺激不当,就会给婴幼儿内在造成超乎想象的不良影响!
从弗洛尹德的自我发展理论可以看出,0-4岁主要是建立母婴关系和心理的安全感,这阶段若个体受挫,个体很容易出现自卑、过度依恋、个体安全感缺失等症状。4-6岁,是俄狄浦斯期,幼儿会对异性父母感兴趣,是儿童早期自我形成期,开始有了助人的能力,渴望被认可,会主动帮助家人做一些事情,6-10岁是性欲潜伏期,也是稳定期,这一期比较平静,注意力转向父母之外的人,家以外的环境,比较容易快乐!
从精神分析理论可以看出,3、4岁之前对儿童的自我发展也非常重要。
04
皮亚杰的心理学研究和孕妇身心情况
皮亚杰在其1968年出版的《结构主义》和1970年出版的《发生认识论原理》等著作中,以儿童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探讨了儿童发展过程中遗传、环境和儿童自身作用的关系问题,得出了具有说服力、也具有广泛影响的结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主体性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而这一自我调节过程得以产生的基础是儿童健全的神经系统。
作为孕妇,头胎的哺乳期就是一年左右,妈妈的身体一般会在哺乳期结束后一年才能完全恢复,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是剖腹产后,子宫康复至少2年以上。(多说一句,如果要生二胎,一胎尽量顺产。)同时除了母亲的角色,还有很多角色职责需要妈妈去平衡和履行。所以要保障儿童健全的神经系统发育,其母亲的身心健康状况就不容忽视。
基于以上,妈妈至少要在生完老大3年后身体才能得以康复。
Part
4
综上所述,我们说生二胎的最佳可选时间是头胎4-8岁时,也就是说二胎之间年龄差6±2岁,属优生佳选。这样,在三岁之内婴幼儿脑神经发育的关键期,父母可以全力以赴的喂养呵护老大;在老大心理需求特别关键的母婴关系粘连期,能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同时可以有效避开二胎之间的矛盾冲突期。
总之,健全的身心发育是儿童自我调节得以产生的基础,而儿童的主体性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所以对儿童的教育要顺应这些天然因素,因势利导,尊重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生育时间间隔才可以做到优生优育,才有利于儿童个体的成长和身心发展。
附注信息:
参与小组成员:
马丽伟
青医集团青岛西海岸中心医院资深心理医师,中国心理干预协会会员,心理咨询与治疗量逾5000小时人次。
薇郭
山西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自发成立家庭俱乐部,,从事儿童学习力研究。
冯雪英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学习困难及情绪问题的临床干预。
方红
河北工院专职教师,河北老年大学心理学聘任教师!2007年毕业于河北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海红
江苏省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语言教学,翻译研究以及教育与心理研究。
曲迪
山东青岛企业家+心理咨询师+心理培训师。
注意:此文观点仅代表学员们的分析角度,不代表授课师资观点。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本文转自于心研资讯,文章内容归原作者所有。
;在职(高级)研修班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3月份开班)
2、管理者心理资本开发与培养(4月开班)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开班)
4、大数据心理学(即将开班)
5、用户体验与智能产品设计专业(已开班)
6、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高级)(3月份开班)
7、管理心理学专业(高级)(即将开班)
8、家庭养育专业研修班(新专业)(即将开班)
9、咨询心理学专业研修班(新专业)(即将开班)
报名咨询:15510624185(微信同手机号)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