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传
我叫李曰英,出生于1940年。我经历了年轻人们很好奇的那个年代,那是一个穷困落后的年代,当然是相当于现在而言。
志愿者上门要我讲过去的事,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讲。觉得并非是穷困落后,只不过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我的同龄人应该都会觉得理所当然。志愿者很好奇我上学的经历可能是因为他们也在上学的缘故。
哈哈!我上学的情况确如他们所想,穷困落后。交通全靠两条腿,我读过博兴三中、畜牧兽医学校,最远的有一百多里路,下午背上咸菜和行李(衣服)走一夜到学校。先不谈学习,因为连生活都是一个大问题。当时的东营真的是很荒凉,饮水全靠学校附近的一个小水塘,没错,还是死水。不仅如此,附近的牲口也是到此饮水。为了能喝好一点的水我们就把草席先铺上再舀,能做的也仅限于此了,不过就是心理安慰。接下来我要说一个年轻人们都听说过确很少见过的东西,那就是石磨。志愿者问我:不是用牲口拉磨吗?不是,一开始都是三两个人一起推,推分到的很少的粮食。真的吃不饱,地瓜也没有,除了野菜最常吃的就是水煮萝卜片。学习也不过国文、数学、地理、自然…,根本没有现在的音乐美术什么的。1962年我在畜牧兽医大学读书,因为实在是无力支持而解散了,当然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这样的学校解散。
志愿者问我一生中有什么最辉煌的岁月,什么辉煌不辉煌的只是见证了社会的变化,做了该自己做的一些事。
1963年我嫁到大王镇西李村,大王镇诞生了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88年村里提出了“要想富,种果树!”的口号。当时我是妇女会主任,我曾带着七八十个妇女去莱州市郭庄镇小草沟村学习哪里种果树的经验,那真是难忘的经历。一路上各种的突发事件真是无力解决。中间有几个妇女晕车,那真是吐的一塌糊涂,又找不到医院。我们一路上只有一种食物,那就是面条,长时间的路程使的面条的黏在了一起。
学习一共去了两次,我们就开会决定种苹果。由村里出钱买苗子,一下画了50亩地,到100亩,后来最多到680亩。当时正是大王镇的发展时期,男人们都在厂子里上班,几乎所有种苹果的活都交给了女人。当时的人和现在的不一样,没有人会偷奸耍滑,在技术员的帮助下我们的苹果有了很好的收益,在当时的东营是首屈一指。1991年我被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优秀妇女工作者”荣誉称号“三八”红旗手。同年,我们的苹果园被山东农业大学作为实验基地,91、92、94三年分别有三批大学生来我们这里学习,同时也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指导我们。
三批大学生在这里住农户家,吃我做的饭,每次为他们做饭都会换来“大姨,你做饭真好吃。”“大姨,我帮你洗菜。”“大姨,我帮你烧火。”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旧没有忘记我,尽管他们现在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儿孙满堂。每次有学生回访总能回想起那是人们的质朴热情。
后来大王镇开始种蔬菜大棚。在当时最好的品种就是以色列的黄瓜和西红柿,我们就种这个,并采用最先进的滴灌。当时请了5个以色列技术员,我还给他们做饭。要说我们中国人的筷子还真能难死外国人,忽然想起他们吃鸡蛋粉皮汤的时候真是能笑死个人。拿筷子挑一下,粉皮滑下去,再挑,再滑。言语不通,刚开始我们根本什么都听不懂,后来,还是听不懂,吃完饭他们就比着大拇指。这个看的懂。
要说我好像只是做饭了似得。只想把自己见证的东营这些年的变化讲出来,现在的大王镇没了苹果林,也没了大棚。厂子多了,真的多,人是一天比一天的有钱。现在的生活在那个时候是不能想象的,什么公交车、手机都没有,那并不能说是苦,只是很平常一样。我2001年住到东营,东营变化真大,以前不敢想的都有了。每一条路,每一个小区,都是那么美,再也不是那个贫瘠的只有芦苇荡的东营了。
这变化之中的利弊和未来都不是我们这个年纪该想的了。年轻人,应该加油,世界会因为你们变化更大,等你们七老八十的时候讲讲现在的“苦”!
后记
我不是一个特别外向特别能与人交流的女孩子,幸运的是遇到一个很好的搭档,我们配对的爷爷奶奶正好是夫妻,少了很多尴尬,很感谢他。文章自己读了好几遍,真不怎么样,真实的故事也许真的这样,让人不知道怎么修饰。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真的不想敷衍这篇感悟,前思后想又不知从何说起。爷爷奶奶的平凡故事加上东营话的感觉又是那么的不平凡。爷爷说:不要突出个人,要写出东营的变化要感谢党和政府。我们做不到,只是觉得我们发的每一条说说好像都只是为了突出自己。奶奶说:什么光辉?那时候都是那样的,没有什么苦不苦。我们做不到,这样的生活也总是怨天尤人,手机不好,衣服太少。
想想那个好像什么都没有的年代的人都要比我们拥有更多。
——记录者:郭曼琳
有奖征集: shouwang365@163.com 本期编辑: 孙欣欣 徐营营